电话:010-53519720 |
华为人眼里Tesla的创新浏览数:88次
很早就听说“汽车界的苹果”大牛特斯拉(Tesla),2013年底终于进入中国大陆了。Tesla首家中国体验店开在北京朝阳区的侨福芳草地,一个比邻使馆区的高档商务中心里。听到这个消息,北研价值合作小组的小伙伴们开始激动起来,这只“神一样的乌龟”是如何颠覆汽车行业的?走吧,去一探究竟! 进入展厅,迎面而来的是最新款Tesla Model S红色跑车,具有明显的流线造型,车前面中间有个大大的”T”字,表示纯正的Tesla血统。整车外型非常漂亮。2013年上半年,Tesla成为北美豪车销量冠军,相对其他高端车有何奇妙之处? 只加必要的东西 进入车内,坐到驾驶座上,总是感觉少了些什么。前排两个座位之间车内空空如也,原来没有变速箱,没有点烟器,档位被移到方向盘的边上,就是一个小小的拨动开关。 Tesla车架后部是电动机和整流器,以及稳定装置。车架前部只有空调、雨刷等少量器件,电路传动又省去了动力轴,传统车汽油发动机的地方变成了前备箱,后备箱也变得更宽敞。 Tesla汽车在中国还没有牌照,无法试驾,只能在现场观摩。由于是电动机,在启动后加“电”门瞬间,扭矩就能达到最高,动力输出直接,没有丝毫迟滞,所 以百公里加速很快。Tesla因为没有高速转动和高温部件,车内几乎没有发动机的噪声,极其安静、平稳,也没有难闻的汽油味。省却了发动机、离合器、变速 箱和传动装置,Tesla不需要对这些高速摩擦和高温运转部件进行复杂保养,只要换换玻璃水,检查轮胎和刹车片之类。 传统车企电动化是做减法,在现有车辆结构上修补,而互联网企业是做加法,在车架和轮胎上搭配必要的东西,没有任何负担。 用网络设计思维管理电池 在展厅后部,有一台Tesla Model S的车架和底盘样车,车架中间部分是一整片白色铝合金片,据称锂离子电池组就铺在白色铝合金上面。而传统汽车厂商提升电池的可靠性,往往通过更好的材料、 更高的精度和更高的部件质量。Tesla利用网络设计的冗余思维,对多块电池统一管理,提升电池系统的安全性,这是其锂电池管理技术的核心。它采用了 8000多块稳定的松下笔记本锂电池,内部配有自行研发的联网和维护管理系统。只要一块有问题,就能及时屏蔽,同时设有温度监控,如果温度过高,相关区域 的锂电池也不工作,所以其安全性相对很高。高性能锂电池可以充电700次左右,如果一辆车平均每天跑100公里,利用Tesla的电池管理技术,单块电池 4至5天充电一次,寿命可以达到8至10年,与整车寿命相当。 在40A电流下,Tesla汽车8至10小时可以充满电,充电的费用远低于汽油费。同时Tesla在美国建有充电网络,在专用充电站可以免费充电,还有 90秒快速更换电池服务,速度快于传统加油。汽车交付时充满电,典型应用场景是白天跑车,晚上回家充电,就像手机一样。 软件操控,一屏可见 Tesla车内没有机械仪表盘,也没有任何调节按钮,取而代之是车前部的一大一小两块显示屏。大的显示屏有17英寸,这是汽车的显示与控制中心,几乎可以显示汽车的一切状态,比如电量、温度、车门是否上锁、天窗、倒车雷达影像、前后备箱开启状态等。 Tesla控制系统本质上就是一台计算机,搭载wifi、蓝牙、GPS和3G等模块,可以上网、导航和收听音乐,安装专用APP并升级软件。所有控制也都 在显示屏上触摸实现,随着手指的滑动,车顶的天窗缓慢移动,LCD上面的天窗模拟影像也同步变化。机械传动变成电传动,在操作上是一个质的飞跃。 在方向盘前面,还有一个小显示屏,供驾驶员查看车辆的简要运行状况,包括行驶里程、温度,车速、电池状态等,只能看不能配置。Tesla采用自行开发的封 闭操作系统,软件控制,避免病毒侵入和恶意控制。控制系统和动力系统分离,在软件系统故障时,不会影响到行车安全。 传统汽车包括各种隐藏功能,用户拿到车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,才能对车比较熟悉。Tesla大部分操控都在屏幕上,可视化、直观。坐在Tesla车内,你感觉到的除了酷,还是酷! 此外,最近美国一辆Tesla车被撞,司机还在处理事故,Tesla服务中心根据汽车告警信息,直接联系车主电话询问受伤情况。因此Tesla卖的不仅是车,还有服务,从人与人之间的交互,变成了“车—企—人”的交流。 从展厅出来,我们都在思考,为什么Tesla能做到,传统车企没做到? 在当前的经营模式下,汽车企业有自己的生态圈,活得好时没有变革的动力。基于现有环境的优化都是渐进性的,思维也有了定式,颠覆性创新一定来自行业之外。 察觉顾客关心但尚未被满足的新价值,并能全力实现它。这个需求不是来自客户调研,因为很多时候客户也说不清楚,而是来自少数技术/商业天才的头脑,在良好 的土壤中发酵成长、壮大,而这种颠覆一旦发生,就是不可逆转的,只有顺势而为。 我们正处于一个变革的时代,很多传统行业正在重新被定义,Tesla无疑成为了重新定义汽车的领航者,不仅仅是用电动机代替了发动机,更重要的是正在建立一个新的生态系统。在这个生态系统中,汽车的人性化、智能化是核心。 IT技术会在这场汽车智能化的变革迎来新的机遇。智能化的新型汽车会更加多样化、定制化。汽车不再是硬邦邦的,而是可软件定制、软件升级来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求。汽车很可能会成为了继PC、手机、电视之后的又一大终端。
|